國科會人文沙龍計畫:「抒情」的時代性陳世驤與楊牧

國科會人文沙龍計畫:「抒情」的時代性陳世驤與楊牧
20231215日,假佛光大學雲起樓301演講廳,舉辦第78場國科會人文沙龍,邀請中研院院士暨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講座教授、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院長鄭毓瑜教授擔任主講人,佛光大學中國文學與應用學系教授兼人文學院院長蕭麗華教授擔任主持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兼文學院院長須文蔚教授擔任與談人,共同交織一場文學盛宴。
本次人文沙龍,以陳世驤與楊牧早年交遊經驗為主題,探討兩人如何在相異的生命背景之下,開展抒情與敘事並輝,東方與西方交融的文學傳統。
講座中,鄭教授認為陳世驤心繫中國古典文明,同時也關懷漢語新詩的發展,更透過「詩」觀念的溯源,設定中國傳統異於西方史詩或悲劇,具有獨特的「抒情」框架。同樣的,楊牧的創作背景經歷日殖等政權轉換經驗,在非單一的風土想像與文化接觸之下,又融合古典漢語文學及西洋文學等素材,更豐富了楊牧的文學創作。
陳世驤探討抒情如何成為傳統,抒情的傳統與敘事鋪張的傳統相對待。文化符號形式不只以文體分類,才是掌握陳世驤提出抒情傳統的關鍵。楊牧受到陳世驤影響,並在翻譯陳世驤英文論文的同時,重新審視中國抒情傳統,並反省詩歌的本質。
與談人須文蔚教授提到楊牧談會通中西,引譬連類,結合、轉化三千年前的詩騷韻言,都是其命維新,古今的人類共感,不因文化的差異而有改變。做為一個詩人的楊牧開創更多的可能,不停留在傳統的窠臼。有效地轉益多師,做到對於詩的跨越。楊牧不只以戲劇獨白體進行創作,並且以浪漫主義的抒情敘事,黏合本為矛盾的抒情傳統與敘事傳統,從混合的文體尋找力量,體現登峰造極的詩藝。
就抒情傳統言,以言志承載經典,秉持無政府主義。從語言中典故及物色呈現抒情詩特色。詩史傳統上,本於史書,顯現古人的理想性格,並將文言材料加以剪裁組合,綴以當下言說的語言,使它們如出鄭玄之口。
最後講座交流時間,由佛光大學中國文學與應用學系簡文志主任提問,探討抒情與敘事本質,與鄭毓瑜教授、須文蔚教授相互切磋激盪,並在佛光大學人文學院蕭麗華院長的總結下圓滿落幕。

6833768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