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一斗、斧一柄:吳沙公蘭陽開發史的故事】蕭麗華院長、中文系博士生柯乃文

  • 2020-08-18
米一斗、斧一柄:吳沙公蘭陽開發史的故事
蕭麗華‧柯乃文
 
    只有非常人才能做非常事業

臺灣自古以來是瘴癘之地葛瑪蘭地區需要翻山越嶺,因此有句諺語:「那過三貂嶺,不敢回頭想某子。」有本事才能過來拓墾。吳沙公之前的漢人不是遇上瘟疫而鎩羽就是受阻於原住民(當年稱番人)而挫退,只吳沙公有過人的才智與毅力,才能統合漳、泉、粵三籍流徙移民,完成開蘭大業。

蘭陽古稱「甲子蘭」,又稱「蛤仔難」,即今「葛瑪蘭」,〈甲子蘭記)說:「 (嘉慶元年,西元一七九六年)吳沙者,鳩眾建造頭圍,來居斯地。」 嘉慶十七年八月,葛瑪蘭設廳,蘭陽才入清朝的版圖。《東槎紀略‧葛瑪蘭原始》對吳沙公這段蘭陽拓墾史,有較詳實的記載。有關蘭陽開拓史,我們不能不推尊吳沙公為開蘭地一人。

吳沙公開拓蘭陽之前,西班牙與荷蘭人也曾想染指,都無法立足,吳沙公的貢獻極為難能可貴。吳沙漳浦人,「漳」指漳江,「浦」指水濱,漳浦又稱金浦,即今日閩南漳州。漳州人的歷史可以遠溯到周秦之前的夏朝。唐高宗鳳儀二年,陳元光率中原五十八姓到閩地平亂設治,漳州人才有長治久安的基礎,這是臺灣各地漳州人所敬奉的「開漳聖王」。根據統計,全臺有五十幾座開漳聖王廟,宜蘭就有二十幾座,這完全是開蘭始祖吳沙公的影響。

史冊記載明代即有漳州人渡海來臺,清朝達到高潮,其中乾隆年間入墾人數最多,主要因為封疆避戰造成生計問題。根據吳沙公第八代後裔吳旺橘先生《重修吳氏家譜》的記載:吳沙公於乾隆三十八年四十三歲時由原籍攜妻帶子渡海來台發展,初期落腳雞籠,後移居臺灣淡水三貂社,當時長子吳光裔才兩歲。憑著父祖漢醫的家學,他在三貂社替人看病,招募佃民,開墾荒地,上山伐木、燒炭,與官方建立互信並和各階層人士廣結善緣。

之後吳沙以吳春郁之名獲得清廷墾證,吸引更多人到三貂社投靠,前來投靠者吳沙即贈送大米一斗、斧頭一柄,讓他們進山伐木抽籐自給過生活吳沙廣納賢士,讓投靠者有房子住,有田可以耕,吳沙個性豪邁,且講信用,所以當時投靠他的人很多,累積超過一千多人,當中九成為漳州籍人士,吳沙將最早投靠者編列為鄉勇,作為他的子弟兵,同時,吳沙也努力認識原住民文化,與當地原住民做「番刈」生意,由於他重視信用,對原住民不欺騙,不佔便宜,所以原住民喜愛與他交朋友跟做生意。吳沙將草藥、色布、鹽、紅糖、菸絲等貨物賣給原住民,換回土特產,如鳥獸、木材之類的東西,銷往外地,賣到淡水、諸羅、彰化等地,逐漸累積財富,成為後來開蘭的重要資金並協助清朝堵截林爽文之亂,受封「武信郎」。

三貂社原為平埔人狩獵之地,與宜蘭僅一山之隔,吳沙公經過多年的經營深得番人信賴,以三貂為據點,足足經過二十三年的觀察與籌備,才於嘉慶元年(西元一七九六年)率船隊突據烏石港,展開他的開蘭大業。

葛瑪蘭三十六社都是平埔族,為人跡罕至的化外之地。吳沙公與熟悉平埔族風俗的「番刈」許天送朱合和洪掌等人,一起商議開蘭計畫。開荒拓墾本來就是艱鉅事業,吳沙公不僅集結一千兩百多人的民力,也需要大量資金與物資。根據吳沙公第八代後裔,吳沙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吳定國先生口述,為了這次的拓荒,吳沙公開始了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佈局策略,墾荒需要體力,飲食問題要先解決,吳沙公在三貂社早已先準備蘭陽開墾初期所需要的三類食材與配料──海產、醬料、乾貨。

西元一七九六年農曆九月,吳沙公完成人力與物資的準備,率領移墾居民一千二百餘人,船隊從三貂社澳底出發,登陸宜蘭烏石港南端,設置開蘭根據地。吳沙公挑選農曆九月前往開墾,有幾個因素,一個是值稻米收成之際,可以增加糧米的儲備,再來是九月之後,天氣涼爽更適合開墾,而這個時段也可藉洋流及東北季風的幫助,讓船隊更容易抵達目的地,船隊從澳底出發,一揚帆便拐彎經過三貂角,即可看見龜山島,此時也已進入頭城區域,抵達烏石港只需要四個小時。
 
開墾期間,漢人與原住民依然有許多衝突,進而衍生成為大規模衝突,吳沙弟弟吳立不幸在衝突中身亡,熟悉原住民文化的許天送,向吳沙公建議:對原住民不可用武力制服,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以誠示之。」吳沙公取得眾人共識,便決定暫時退回三貂社,等待機會再行開墾。
 
隔年,蘭陽地區發生大規模傳染病「天花」,造成噶瑪蘭人大量死亡,吳沙公與妻子冒著被感染死亡風險為他們灌食漢方草藥治療,救活百餘人,雙方關係因此變得友善,噶瑪蘭人為了感謝吳沙公,主動立碑為界,讓吳沙開墾。
 
吳沙公在開墾同時也建立移墾社會的秩序,招收佃農,訂立鄉約,徵收稻穀並開闢道路,沿著山腳設立隘寮,保護行旅民眾的安全,嚴密有系統的開發組織,能讓宜蘭快速發展了起來,跟吳沙公開墾的組織有關係,第一個聚落就叫頭圍,也就是現在的頭城,是吳沙公開蘭的橋頭堡,開蘭順利成功的基礎從此,很多人從淡水、基隆過來投靠吳沙公,頭城就變成開墾重要的中心點,也是早期宜蘭政治、文化、經濟的中心

隨著吳沙公的開墾,頭城成為漢人拓墾蘭陽平原的第一個據點。頭城境內多山地,最北為石城,是北迴鐵路與濱海公路進入蘭陽的孔道,居民以吳姓為大姓,賴漁業為生。此地有龜山島在望,「龜山朝日」是為勝景;接著是大里簡,淡蘭古道必經地,「大里觀濤」為臺灣十二勝景之一;其次是烏石港,蘭陽海陸對外門戶,昔日與浙江和福州往來的「北船」和與漳、泉、惠、廈往來的「唐山船」絡繹不絕;「慶元宮」是此地開蘭第一座古廟,供奉媽祖,是吳沙公於嘉慶元年所建;十三行遺址與古街都是當年商業鼎盛的遺跡。

蘭陽多以「圍」、「壯」、「結」作地名,乃因吳沙公拓墾方式而命名。最初在頭城的開發稱「頭圍」,接著「二圍」(今頭城鎮二城里)、「湯圍」(今礁溪六結村)、「三圍」(今礁溪三民村)、「四圍」…;稱「壯」,乃因吳沙公將特地土地分給民壯(鄉勇),成立「結」則因為武裝組織之意。隱藏在「結首制」之下的農民社會組織,是蘭陽開發血淚史的痕跡。

吳沙公以四十三歲之中年(乾隆三十八年,公元一七七三年)渡海來臺,又以六十六歲的高齡(嘉慶元年,西元一七九六年)才開展蘭陽基業,若不是非常人,有非常之意志力、卓越的領導能力與軍事才能,如何能竟其功?以當年蘭陽的惡山惡水,對照今日蘭陽平原的綠野平疇,物產富饒,不能不歸功於吳沙公艱苦奮鬥的拓荒貢獻。

吳沙公開蘭食單

吳沙自祖父起,家族即在故居從事漢醫,吳沙從小跟著父親學醫,因其天資聰穎,習得漢醫真傳,加上他生性開朗又樂於助人,在故鄉即享有很好的聲譽乾隆三十八年(西元一七七三年)吳沙攜妻帶子渡海來台發展,在三貂社他替人看病,招募佃民,憑著醫術,與草藥、色布、鹽、紅糖、菸絲等貨物貿易,逐漸累積財富,成為後來開蘭的重要資金並協助清朝堵截林爽文之亂,受封「武信郎」。

投靠他的人越來越多,原本開墾的農田,收成糧食不夠吃,務必擴大再生產。三貂社,與宜蘭僅一山之隔,西元一七八七年吳沙召集漳州、泉州、潮州三地的漢移民二百多人,進入三貂番仔山一帶就近砍柴伐薪,進行試探性開墾,這裡是原住民傳統狩獵場,因為吳沙主要開墾農田種植五穀雜糧,未對原住民進行太多干擾,所以彼此相安無事。大家更相信吳沙是有能力領導大家開墾,吳沙經過此次試探性開拓的成功,對未來拓荒蛤仔難更具信心。

為了這次的拓荒,吳沙開始了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佈局策略,墾荒需要體力,飲食問題要先解決,吳沙在三貂社先準備開墾初期所需要的三類食材與配料──海產、醬料、乾貨。

海產就著醬料,可以演變多種菜色,而所謂醬料包含了醬油與醃漬醬瓜。醬油是用黑豆麥芽糖鹽及少許黃豆所釀造出來,類似現在我們所稱的薄鹽醬油。而醃漬醬瓜則是以米醬醃漬嫩薑、脆瓜、蘿蔔、冬瓜作做材料,一般來說是依照季節挑選醃漬食材,例如冬天會醃漬高麗菜,夏天則是脆瓜、冬瓜、鳳梨,竹筍的醃漬季節,這些醬料可以為現有或在地食材添加風味乾貨」就是所謂的中小魚乾、小卷乾等,魚乾多用丁香魚、吻仔魚,若夏天捕獲藍圓鰺,便將其蒸熟,後分四等份曬乾,故稱為「四破魚」,此外,也有鹽鯖魚,是將鯖魚鹽漬或是做成魚鬆,魚乾的用途也很廣泛,它既可以單獨形成一道料理,也可以跟其他食材搭配,增加鮮味,吳沙所準備的食材或許很簡單,但是他也讓大夥在墾荒時的口味絕對不單調。

西元一七九六年農曆九月,登陸宜蘭烏石漁港南端,設置開蘭根據地。船隊帶著三個月的糧食,除了海產、醬料、乾貨這三類食材配料,適逢九月稻米收成之際,隨船也攜帶具備不易變質,便於攜帶與運送優勢的「炒米香」,另有炒米香所磨製成的「米灰」,則是用來作為嬰兒的奶水替代品。

吳沙在開墾同時也建立移墾社會的秩序,招收佃農,訂立鄉約,徵收稻穀並開闢道路,沿著山腳設立隘寮,保護行旅民眾的安全,嚴密有系統的開發組織,讓宜蘭快速發展了起來,跟吳沙開墾的組織有關係,第一個聚落就叫頭圍,也就是現在的頭城,也是吳沙在當時重要的據點,因為開墾順利,很多人從台北、基隆過來投靠吳沙,頭城就變成開墾重要的中心點,也是早期宜蘭政治、文化、經濟的中心

隨吳沙公進入蘭陽的糧草」飲食習慣,二百五十年來融入開墾先民的飲食生活中,吳氏家族也從這些生活背景與醬料,傳承出一套飲食觀點,由這些所衍生出來的一道道料理,成為代代相傳的吳沙公飲食

 
鴨母卵煮麵線,勾勾纏

  材料:鴨蛋、絲瓜、麵線、蔥、香菇、高湯
作法:
1.     麵水燙熟放入碗中備用。
2.     另以高湯燙熟絲瓜、香菇。
3.     將鴨蛋液放倒入湯中煮熟。
4.     不攪拌,盡量保持蛋的完整性。
5.     調味後將湯與食材倒入麵線。
6.     最後撒上蔥花即完成。
 

炒風颱筍

早年墾荒,物資缺乏,生活困苦,養成古人勤儉習慣,風災後整理家園,發現長大但還幼嫩的麻竹筍或莿竹筍,被颱風打斷,便就地取材,稱之為風颱筍」。因為筍子尚未堅硬成竹,韌性不夠,才會被颱風吹斷,這也表示筍子還嫩可以食用,將斷筍撿拾回家,切下折斷處較軟可以食用的部分,用畺、蔥爆香配上一點魚乾、豆渣清炒,就是一道颱風季節才有的炒風颱筍
 
材料:風颱筍、魚乾、豆渣、薑、蔥(可視情況增加肉絲跟香菇)

 
醬泡香鹹肉

七月半拜拜吃不完的雞肉、鴨肉、豬肉,棄之可惜,將其切塊後放在陶鍋用醬油泡個幾天,鹹香入味又可以保鮮,吃一個月都沒問題,這是吳董事長從小學吃到高中這段時間,大拜拜後常出現的一道便當菜。
 
雞肉、鴨肉、豬肉切大塊,放入陶鍋,加入醬油水,煮滾之後肉繼續放在鍋裡泡著,
 

豬油渣

煉製豬油剩下去油脫水的肉渣,除了直接吃也可以做成其他料理,由豬油渣衍生出來的菜色,也是當時刈稻飯常見的菜色之一。在蛋酥還沒出現以前,豬油渣也是增添西魯肉風味的配菜。
 
零食直接拌上一點鹽跟胡椒粉,就成為一個鹽酥零食。
豬肉渣蒸五花肉:豆渣、豬五花肉、豆渣,一起蒸。
炒豬油渣:把豬油渣、香菇、荸薺一起炒。
豬油渣鬆:把豬油渣磨碎,變成豬油渣鬆。
 

醬瓜仔燒魚頭

魚頭先煎過上色,再加上一些醬瓜仔(冬瓜或鳳梨擇一)一起乾燒至熟。
 
魚頭要挑選,花飛魚或是鯖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