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山下 佛光大学转动《中国佛教文学史》法轮
(中央社讯息服务20181026 15:00:19)佛光大学人文学院于日前于佛光山本栖寺召开「中国佛教文学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得到日本佛光山总住持满润法师与本栖寺住持如恺法师的全力护持、佛光大学人文学院院长萧丽华教授的全盘擘画、与胡素华女士的全程协助下,顺利地在「云间东岭千重出,树里南湖一片明」的招提妙境──位于日本富士山旁的「本栖寺」顺利召开。
本次会议由佛光大学人文学院佛教文学研究中心与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合作,邀请台湾、大陆、美国、马来西亚、与日本共20馀位学者,领域横跨「佛教文学」、「佛学教育」、「佛教文献」、「佛教考古」、以及佛光山星云大师最重要的弘法理念--「人间佛教」等方面之重要的权威与新秀学者齐聚一堂共襄盛举。
大会邀请到美国威廉史密斯学院亚洲语言文化系黄启江教授发表主题演讲:〈「杳杳寒山道」—英语世界「寒山诗研究」六十年的历史回顾〉。黄教授提出一个有趣的现象,为何寒山诗无论在艺术性与影响性,在中国传统诗学史上并不显着,却是海外流传最广、译本最多的中国古典诗人?寒山子对外国读者的吸引力,即在于其作品白话易懂的风格,而这个特点正是与佛光山星云大师所强调「人间佛教」的理念相合。
佛光山人间佛教研究院院长妙凡法师也应邀来到本栖寺发表专题演讲:〈从《星云大师全集》谈人间佛教的精神〉。法师指出,星云大师至今在总计365册的着作中,一以贯之的弘法立场就是「不离人间,我在众中」。因此文学创作对星云大师而言,本是佛经之外很重要的弘法之门。尤其星云大师长期以来即主张化艰深佛理为明白易懂之文字于众生中,自己也频繁地用文学创作的方式来进行说法演示,大师文学创作的一生就是文字弘法的一生,大师自己说他的一生是「文心雕佛」。因此佛光山非常重视文学创作传统,对于佛光大学人文学院佛教文学研究中心的《中国佛教文学史》编撰计画也乐观其成,并欢迎年底再到佛光山召开开题会议。
佛光山日本总住持满润法师,以本栖寺的开山因缘,讲述佛光山在世界各国持续不断成立道场的原因,就是对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理念的实践。因此,对于此次的《中国佛教文学史》书写计画表示相当肯定,希望可以借由这个跨国跨校与跨领域的庞大计画,重新翻转佛教对中国文学史长期所被忽略的影响。
一行人于季秋「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之际抵达富士山旁、本栖湖畔的本栖寺,于「悬灯千嶂夕,卷幔五湖秋」的云水妙境间,针对「佛教文学的范畴与文类」、「人间佛教的文学实践」、「佛教文学中的高僧形象」、「中国佛教文学文献学」、「佛教文学与生命关怀」等主题,学者们于各领域中皆提供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助早日合作撰成《中国佛教文学史》。而萧丽华院长更希望能借此善缘,培养出更多佛学研究的优秀青年学者,期能为佛光山「人间佛教」的弘法理念永续发展略尽棉薄之力。
会议在「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美景陪伴下顺利完成,与会学者皆提出专精而又创新的观点,大家也都有要完成此一弘大工程的共识,不论翻转传统中国文学史忽略佛教观点之挑战有多艰难,也对推广中国佛教文学于普罗大众的理想坚持不变,也期望能重现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的弘法理念在中国文学史中的法脉统续。
与会的黄启江教授也为大会留下风雅诗纪。黄启江教授雅玉如下
〈十月二十一日富士山巡礼口占四句〉
圣山富士突现前,四面八方近处观。
若非本栖云水会,焉得佛光殊胜缘。
〈与妙凡法师寒夜閒步本栖寺前〉
本栖寺前夜明灯,与师深秋月下行。
不传妙法三千义,但授凡尘一面羹。
禅心秋月诸行里,佛性我身顿悟中。
此去千里寒山外,共君同勘入世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