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丽华
姓名 萧丽华
电子邮件 lhhsiao@mail.fgu.edu.tw
联络电话 21000,21112
职称 佛教文学研究中心主任
称谓 教授
年度 论文名称
2022 萧丽华, 《大唐西域记》的观音文学, 佛光人文学报, 5, pp. 41-76, Jan. 2022
2021 萧丽华, 〈星云大师诗歌创作的人间佛教关怀〉, 《佛光人文学报》, 4, pp. 5-42, Jan. 2021
2019 萧丽华, 从禅院清规看「和尚家风」中的茶禅关系, 华人文化研究, vol. 7, 2, Dec. 2019
2019 萧丽华, 佛教文献对中国佛教文学的影响, 人间佛教, 24, pp. 18-33, Nov. 2019
2019 萧丽华, 《书评:山川为证--东亚古典文学现地研究举隅》, 中国文哲研究集刊, 55, Sep. 2019
2019 萧丽华, 《维摩诘经》的文人趣味, 华人文化研究, pp. 242-244, Jun. 2019
2019 萧丽华, 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的文学观与文学实践, 佛光人文学报, 第二期, Jan. 2019
2018 萧丽华, 唐宋佛教居士人物的两个形象, 佛光学报, vol. 新四卷, 第二期, pp. 203-246, Jul. 2018
2018 萧丽华, 唐宋佛教居士人物的两个形象—王维与苏轼, 佛光学报新四卷第二期, vol. 新4卷, 2, Jul. 2018
2018 萧丽华, 苏轼咏茶诗及其茶禅研究-以唐代咏茶诗为映衬的观察, 东吴中文学报, 35, pp. 75-102, May. 2018
2017 萧丽华, 〈从佛典语境看苏轼的佛教居士形象〉, 《长江学术》, vol. 2017年第3期(总第55期), 2017年第3期(总第55期), pp. 页66~79-, Sep. 2017
2017 萧丽华, 〈?佛典?境看??的佛教居士形象〉, 《?江??》, vol. 2017年第3期(总第55期), 2017年第3期(总第55期), Sep. 2017
2016 萧丽华, 〈从「一行三昧」看苏轼的居士形象〉, 《台大中文学报》, 第54期, pp. 页67~98-, Sep. 2016
2016 萧丽华, 〈从「一行三昧」看苏轼的居士形象〉, 《台大中文学报》, 第54期, pp. 页67~98-, Sep. 2016
2016 萧丽华, 〈从「一行三昧」看苏轼的居士形象〉, 《台大中文学报》, 第五十四期, pp. P59~100-, Sep. 2016
2015 萧丽华, 〈评萧驰《中国思想与抒情传统》〉, 《汉学研究》, vol. 第33卷, 第3期, pp. 页379~384-, Sep. 2015
2015 萧丽华, 〈评萧驰《中国思想与抒情传统》〉, 《汉学研究》, vol. 第33卷, 第3期, pp. 页379~384-, Sep. 2015
2015 萧丽华, 〈汉译《维摩诘经》文献回顾及其与中国文学的关系〉, 《佛光学报》, vol. 新一卷, 第二期, pp. 页263~304-, Jul. 2015
2015 萧丽华, 〈人间有情,春阳煦煦──曾永义教授的古典诗〉, 《国文天地》, vol. 第30卷, 第11期, pp. 页24~31-, Mar. 2015
2015 萧丽华, 〈人间有情,春阳煦煦──曾永义教授的古典诗〉, 《国文天地》, vol. 第30卷, 第11期, pp. 页24~31-, Mar. 2015
2015 萧丽华, 〈唐诗中的维摩意象〉, 《武汉大学学报》, vol. 第68卷, 第2期, pp. 页1~9-, Mar. 2015
2014 萧丽华, 〈再议《中国佛教文学史》的建构〉, 《台大佛学研究》, vol. 第28期, 第28期, pp. 页191~222-, Dec. 2014
2014 萧丽华, 〈唐代渔父词对日本平安时代《经国集》十三首渔歌的影响〉, 《台大东亚文化研究》, vol. 第2期, 第2期, pp. 页1~20-, Aug. 2014
2013 萧丽华, 〈新罗诗人崔致远的家国意识〉, 《中国文化研究》, vol. 第61期, 第61期, pp. 页5~19-, Nov. 2013
2013 萧丽华, 〈山岳与修行:弘法大师山居诗研究〉, 《台大佛学研究》, vol. 第25期, 第25期, pp. 页67~98-, Jun. 2013
2012 萧丽华, 〈髑髅文学:空海和尚的九相诗研究〉, 韩国《中国语言与文化》, vol. 第2期, 第2期, pp. 页29~50-, Dec. 2012
2011 萧丽华, 〈唐朝僧侣往来安南的传法活动研究〉, 《中正大学中文学术年刊》, vol. 第18期, 第18期, pp. 页1~32-, Dec. 2011
2011 萧丽华, 〈黄启江《一味禅与江湖诗》书评〉, 《中国文哲所期刊》, vol. 第39期, 第39期, pp. 页187~193-, Sep. 2011
2010 萧丽华, 〈全唐五代僧人诗格的诗学意义〉, 《台大佛学研究》, vol. 第20期, 第20期, pp. 页91~122-, Dec. 2010
2010 萧丽华, 〈出山与入山:李白庐山诗的精神底蕴〉, 《台大中文学报》, vol. 第33期, 第33期, pp. 页185~223-, Dec. 2010
2010 萧丽华, 〈唐代渔父词与韩国渔父词之比较〉, 《遂行人文学》, vol. 第40辑, 第1号, pp. 页35-60, Nov. 2010
2009 萧丽华, 〈唐代僧人饮茶诗研究〉, 《台大文史哲学报》, vol. 第71期, 第71期, pp. 页209-230。, Dec. 2009
2009 萧丽华, 〈王润华《王维诗学》书评〉, 《汉学研究》, vol. 第27卷, 第4期, pp. 页359-363。, Dec. 2009
2008 萧丽华, 〈沈德潜诗学的现代性意义The modernity significance of Shen De Qian’s Poetry Esthetics〉, 《韩国学论集》, vol. 第43辑, 第43辑, pp. 页89-102。, May. 2008
2006 萧丽华, 〈中日茶禅的美学渊源〉, 《法鼓人文学报》, vol. 第三期, 第三期, pp. 页183-209。, Dec. 2006
2006 萧丽华, 〈东坡诗的《圆觉》意象与思想〉, 《佛学研究中心学报》, vol. 11期, 11期, pp. 页183-200。, Jun. 2006
2004 萧丽华, 〈惠洪诗禅的「春」意象—兼为浪子和尚辩诬〉, 《佛学研究中心学报》, vol. 9期, 9期, pp. 页155-176。, Jun. 2004
2003 萧丽华, 〈从不立文字到不离文字-唐代僧诗中的文字观〉, 《中国禅学》, vol. 第二期, 第二期, pp. 页342-354。, Jun. 2003
2002 萧丽华, 〈《宋元逸民诗论丛》评论〉, 《中国文哲研究集刊》, vol. 第二十一期, 第二十一期, pp. 页468-472。, Sep. 2002
2001 萧丽华, 〈苏轼诗中的禅喻〉, 《佛学研究中心学报》, vol. 6期, 6期, pp. 页243-270。, May. 2001
2001 萧丽华, 〈从神话原型看李杜诗中的神鸟意象〉, 《国文天地》, vol. 188期, 188期, pp. 页42-50。, Jan. 2001
2000 萧丽华, 〈天人合一:兴诗中的「道」〉, 《中央大学人文学报》, vol. 第二十二期, 第二十二期, pp. 页1-23。, Dec. 2000
2000 萧丽华, 〈从儒佛交涉的角度看严羽《沧浪诗话》的诗学观念〉, 《佛学研究中心学报》, vol. 5期, 5期, pp. 页253-273。, Jul. 2000
1998 萧丽华, 〈近五十年(1949~1997)台湾地区中国佛教文学研究概况〉, 《中国唐代学会会刊》, vol. 9期, 9期, pp. 页131-141。, Nov. 1998
1997 萧丽华, 〈论唐诗在大学通识教育中的价值〉, 《通识教育季刊》, vol. 4卷, 3期, pp. 页127-148。, Sep. 1997
1997 萧丽华, 〈晚唐诗僧齐己的诗禅世界〉, 《佛学研究中心学报》, vol. 2期, 2期, pp. 页157-178。, May. 1997
1997 萧丽华, 〈六祖坛经的语言艺术与思考方法〉, 《元智工学院人文与管理学报》, vol. 1卷, 1期, pp. 页39-54。, Mar. 1997
1996 萧丽华, 〈论诗禅交涉-以唐诗为考索重心〉, 《佛学研究中心学报》, vol. 1期, 1期, pp. 页185-208, Jun. 1996
1995 萧丽华, 〈1994~1995年台湾地区唐代文学学术研究概况〉, 《中国唐代学会会刊》, vol. 6期, 6期, Nov. 1995
1994 萧丽华, 〈试论王维宦隐与大乘般若空性的关系〉, 《台大中文学报》, vol. 6期, 6期, Jun. 1994
1989 萧丽华, 〈朱东润〈述方回诗评〉的几点商榷〉, 《中国文学研究》, vol. 3期, 3期, pp. 页203-215, May. 1989
1988 萧丽华, 〈陈后山宗杜之检讨〉, 《中国文学研究》, vol. 2期, 2期, pp. 页133-156, May. 1988
1987 萧丽华, 〈杜诗「沈郁顿挫」新解〉, 《国立编译馆馆刊》, vol. 16卷, 2期, pp. 页133-156, Jun. 1987
1987 萧丽华, 〈裴着《诗缘情辨》述评〉, 《中国文学研究》, vol. 1期, 1期, pp. 页173-181, May. 1987
1987 萧丽华, 〈玉谿生与道教〉, 《中国文学研究》, vol. 1期, 1期, pp. 页119-137, May. 1987
年度 论文名称
2021 萧丽华, 从三星堆谈起:试析李白诗文的四川情结, 第八届玄览论坛「诗情画意—中华诗画经典传承与赏鉴」[线上会议], Dec. 15, 2021
2021 萧丽华, 「唐煎宋点」茶文化中的禅法演进, 2021茶与经典学术研讨会, Dec. 10-11, 2021
2021 萧丽华, 《中国佛教文学史》建构的方法论, 欧洲汉学学会第23届双年会议特别活动计画案:中国佛教文学史工作坊 [线上会议], Aug. 25, 2021
2019 萧丽华, 越南李陈时代禅诗的意境, 佛光山中国文学史开题会议, Dec. 05-07, 2019, 越南
2019 萧丽华, 从禅院清规看「和尚家风」中的茶禅关系, 『人间佛教』与『中国佛教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Jul. 10, 2019
2019 萧丽华, 佛教文献对中国佛教文学的影响, 第二届人文论坛, Jun. 30-Jul. 02, 2019
2019 萧丽华, 关于佛教文学史的编撰方法, 佛教文学研究与《中国佛教文学史》撰写学术研讨会, Jan. 18-20, 2019, 台湾
2018 萧丽华, 苏轼与径山茶文化的因缘, 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中国文学国际研讨会, Nov. 10-11, 2018, 台湾
2018 萧丽华, 苏轼咏茶诗及其茶禅研究 -以唐代咏茶诗为映衬的观察, 2018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Oct. 13-14, 2018, 韩国
2018 萧丽华, 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的文学观与文学实践, 笔尖上的莲花-马台佛教文学座谈会, Aug. 13, 2018, 马来西亚
2018 萧丽华, 「书院型大学」中的学院教育, 中华文化、文学与海外华人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 Aug. 13, 2018, 马来西亚
2017 萧丽华, 星云大师与台湾「人间佛教」的发展, 佛教文学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Nov. 09, 2017, 中国.武汉,五祖寺
2017 萧丽华, 星云大师与台湾人间佛教的发展, 佛教文学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Nov. 09, 2017, 中国武汉
2017 萧丽华, 〈论「拟古」的诗学意义〉, 香港中文大学「第二届沧海观澜-古典文学体式与研究方法学术研讨会」, May. 17-18, 2017, H.K.
2016 萧丽华, 〈从佛典语境看苏轼的佛教居士形象〉, 武汉大学「宗教实践与文学创作暨《中国宗教文学史》编撰国际学术研讨会」, Dec. 15-16, 2016, R.O.P.C
2016 萧丽华, 〈从禅院清规看「和尚家风」中的茶禅关系〉, 浙江.浙江大学「第四届佛教文献与文学国际研讨会」, Nov. 04-07, 2016, R.O.P.C
2016 萧丽华, 〈唐宋佛教居士形象的两种典型—王维与苏轼〉, 台湾.宜兰.佛光大学「第三届《维摩诘经》与东亚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Oct. 15-16, 2016, 台湾.宜兰.佛光大学
2016 萧丽华, 〈辞赋之道通于诗:李白诗与纵衡家的关系〉, 韩国。首尔。东国大学「文学、文化与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 May. 27-28, 2016, 首尔
2015 萧丽华, 〈李白诗的东传及其与「敕撰三集」的互文性研究〉,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多元观照下的21世纪人文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Dec. 15-17, 2015,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2015 萧丽华, 〈元代中峰明本禅诗研究〉, 中国.杭州.灵隐寺「第四届灵隐佛教文化论坛:纪念元叟行端禅师诞辰760周年学术研讨会」, Nov. 14-15, 2015, 中国.杭州.灵隐寺
2015 萧丽华, 〈孔子言《诗》的思想脉络与诠释语言〉, 安徽.芜湖安徽师大与东方诗话学会共同主办之「东方诗话学第九届国际学术研讨会」, Nov. 06-08, 2015, 安徽.芜湖安徽师大
2015 萧丽华, 〈从「一行三昧」看苏轼的居士形象〉, 台湾.宜兰.佛光大学「第二届《维摩诘经》与东亚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Oct. 03-04, 2015, 台湾.宜兰.佛光大学
2015 萧丽华, 〈孔子诗教的「人文化成」意义〉,, 「文以载道‧文以化人」清明黄帝文化学术研讨会, Apr. 02-06, 2015, 中国.西安.西北大学
2015 萧丽华, 〈星云大师诗歌创作的人间佛教关怀〉, 「第三届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理论实践学术研讨会」, Mar. 20-22, 2015, 中国.南京.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
2014 萧丽华, 〈「敕撰三集」对李白诗的受容〉, 「台湾大学˙琉球大学法文学部国际学术交流研讨会—关于东亚文化交流之研讨」, Dec. 12-16, 2014, 日本.琉球大学法文学部
2014 萧丽华, 〈苏轼「三教合一」的文学特质〉, 「多元宗教与文学」工作坊, Nov. 07-09, 2014, 中国.复旦大学
2014 萧丽华, 〈唐代文学中的维摩形象〉, 「佛教文献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Oct. 18-19, 2014, 中国.武汉大学
2014 萧丽华, 〈唐诗中的维摩意象〉, 「丝绸之路与唐代文学」学术研讨会, Sep. 29-30, 2014, 中国.甘肃.兰州理工大学与唐代学会
2014 萧丽华, 〈汉译《维摩诘经》文献回顾及其与中国文学的关系〉, 「维摩经与东亚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Sep. 01-03, 2014, 台湾.佛光大学
2014 萧丽华, 〈苏轼诗的声音意象〉, 「宋代文学学会 第1回大会」, May. 01-Jun. 30, 2014, 日本.京都
2013 萧丽华, 〈再议《中国佛教文学史》的建构〉, 「汉传佛教的跨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 Oct. 26-27, 2013, 中华佛学研究所、法鼓佛教研究学院、政治大学宗教研究所、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
2013 萧丽华, 〈李白诗的纵横家图像〉, 「李白研究学会第十六届年会」学术研讨会, Oct. 18-19, 2013, 中国.北京.中央民族学院
2013 萧丽华, 〈新罗诗人崔致远的家国意识〉, 「第一届『韩国文集与汉学研究』台韩双边学术研讨会」, Sep. 13-14, 2013, 韩国.首尔.高丽大学
2013 萧丽华, 〈唐代渔父词与日本《经国集》十三首〈渔歌〉之比较〉, 「林文月教授学术成就与薪传国际学术研讨会」, Sep. 05-06, 2013, 台湾大学
2013 萧丽华, 〈从物境到意境:皎然诗论在「情景交融」模式上的推进〉,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第十八届年会学术研讨会」, Aug. 05-06, 2013, 中国.内蒙古师范学大学
2013 萧丽华, 〈日僧空海和尚《文镜祕府论》及其诗作对日本汉诗格律化之影响〉, 「第一届台大 成大 东华三校论坛:古典与新潮」学术研讨会, Jun. 01, 2013, 台大、成大、东华
2013 萧丽华, 〈反闻自性:东坡诗的声音世界〉, 「佛教研究中心开幕研讨会-汉传佛教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Apr. 15-20, 2013, 台湾.佛光大学
2013 萧丽华, 〈鬼才与幻觉:李贺诗的魔幻书写〉, 「试炼与苦难:中国宗教与文学的对话」国际学术研讨会, Jan. 03-04, 2013, 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
2012 萧丽华, 〈髑髅文学:空海和尚的九相诗研究〉, 「东亚地区文化与语言」国际学术研讨会, Nov. 07-11, 2012, 韩国首尔.汉阳大学
2012 萧丽华, 〈《大唐西域记》中的观音文学〉, 「唐代与西域文明」第十六届唐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Aug. 18-26, 2012, 中国新疆.乌鲁木齐.中国唐代文学学会
2012 萧丽华, 〈弘法大师山居诗研究〉, 「东アジア文化交流についての学际的研究」国际研讨会, Mar. 01-22, 2012, 日本京都.立命馆大学
2011 萧丽华, 〈越南儒学名臣黎贵惇的诗学观〉, 「越南儒学传统与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 Sep. 02-07, 2011, 越南.顺化,越南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2011 萧丽华, 〈从〈文选序〉:「事出于沈思,义归乎翰藻」论李白〈拟恨赋〉的拟作艺术〉, 「《文选》与中国文学传统国际学术研讨会」, Aug. 25-26, 2011, 南京
2011 萧丽华, 〈安南与唐朝僧侣往来的传法活动研究〉, 「匡越国师与在越南独立纪元初的佛教」国际研讨会, Mar. 18-19, 2011, 越南‧河内‧越南佛教教会下属佛教学院和《匡越》杂志与越南国家大学
2010 萧丽华, 〈唐代观音文学的他界书写〉, 「中外宗教与文学里的他界书写」国际学术会议, Dec. 13-14, 2010, 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
2010 萧丽华, 〈出山与入山:李白庐山诗的精神底蕴〉, 「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十五届年会暨唐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Oct. 16-19, 2010, 天津.南开大学
2010 萧丽华, 〈九世纪中国诗格对日本诗歌的影响──以空海和尚《文镜祕府论》及其诗作为核心的观察〉, 「日中文化交流跨领域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Oct. 04-08, 2010, 日本.长崎大学
2010 萧丽华, 〈禅宗公案中的人文精神〉, 「跨文化视野中的人文精神」研讨会, Jul. 01-15, 2010, 台大高等研究院
2010 萧丽华, 〈台湾古典诗词教育的概况-各大学诗选词选课与诗社〉, 「中华诗教国际学术研讨会」, Mar. 26-29, 2010, 广州中山大学
2010 萧丽华, The Spirit of Humanism in Buddhism’, “Humanistic International: Humanism, China, Globalism,” to be held at Harvard University, Mar. 01-31, 2010, 台大
2010 萧丽华, 〈唐宋僧人的茶禅美学〉, 「物质文化与人文传统」学术研讨会, Jan. 01-14, 2010, 台大与成大
2009 萧丽华, 唐代渔父词与韩国汉诗渔父词的比较, ” 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Institude of Performative Humanities: The Horizon of East China Poetry and Sijo”, Aug. 15-16, 2009, 韩国.首尔.汉阳大学
2009 萧丽华, 南丁、黎、李三朝诗僧与唐宋诗僧「文学自觉」之比较, 「越南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Jun. 19-25, 2009, 越南河内‧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与越南社科院哲学研究所
2009 萧丽华, 台静农先生《中国文学史》的特识, 「第三届人文典范的探寻学术研讨会」, May. 01-16, 2009, 东华大学
2009 萧丽华, 经典的「召唤性结构」及其通识教育功能, 「2009经典、伦理与身体思维学术研讨会」, Mar. 01-18, 2009, 元智大学
2008 萧丽华, 唐代僧人诗格的文学意义, 「第十四届唐代文学研究国际研讨会」, Oct. 24-29, 2008, 中国安徽参加中国唐代学会
2008 萧丽华, 王维辋川诗的空间书写, 「天、自然与空间」学术研讨会, Sep. 26-27, 2008, 台大中文系与日本岛根大学
2008 萧丽华, 沈德潜诗学的现代性意义The modernity significance of Shen De Qian’s Poetry Esthetics, 「18-19世纪东亚细亚诗歌的美学:共性和个性」国际学术研讨会, Mar. 14-16, 2008, 韩国汉阳大学
2007 萧丽华, 中国佛教文学史建构方法刍议, 「佛教与人文学方法学术研讨会」, Dec. 21-22, 2007, 南华宗教学研究所/现代佛教学会
2007 萧丽华, 唐代僧人饮茶诗研究, 新材料‧新问题‧新潮流:第八届唐代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Nov. 30-Dec. 01, 2007, 台大
2006 萧丽华, 当代文字禅的实践者:明复法师的文艺理念, 「佛教史与佛教艺术:明复法师圆寂一周年纪念研讨会」, May. 13-14, 2006, 中华民国现代佛教学会、觉风佛教艺术文化基金会、国立台北大学中文系
2005 萧丽华, 从存有的本质看高等教育的文史哲课程, 「通识教育与文史哲课程研讨会」, Nov. 01-24, 2005, 元智大学通识教育中心
2005 萧丽华, 佛教文学网络建构的现在与未来, 「佛学数码资源之应用与趋势」研讨会论文, Sep. 01-16, 2005, 台大
2005 萧丽华, 佛教教育与现代社会伦理, 「二十一世纪人文社会与伦理发展学术研讨会」, Jun. 01-30, 2005, 元智大学通识教育中心
2004 萧丽华, 东坡诗的般若譬喻, 「圣传与诗禅—中国文学与宗教国际研讨会」, Dec. 01-31, 2004, 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
2004 萧丽华, 杜甫「诗史」意涵重估, 「第24届中国学国际学术会议」, Aug. 01-31, 2004, 韩国.汉城.中国学学会
2003 萧丽华, 苏轼诗禅合一论对惠洪「文字禅」的影响, 「佛学与文学学术研讨会」, Apr. 01-30, 2003, 玄奘大学
2003 萧丽华, 佛经偈颂对东坡诗的影响, 「第四届通俗文学与雅正文学学术研讨会」, Mar. 01-31, 2003, 中兴大学
2001 萧丽华, 孔子言《诗》的思想脉络与诠释语言, 「东亚儒学中的经典诠释传统」第九次研讨会, Oct. 01-31, 2001, 台大
2000 萧丽华, 神话图腾与文学意象—以李杜神鸟诗为例, 「廿一世纪中华文明研讨会」, Oct. 01-31, 2000, 台湾‧花莲Himalaya Foundation
2000 萧丽华, 诗经神话意象考, 「东亚儒学中的经典诠释传统」第一次研讨会, Jun. 01-30, 2000, 台大
1998 萧丽华, 游仙与登龙-李白名山远游的内在世界, 「第四届中国诗学学术研讨会」, May. 01-31, 1998, 彰师大
1997 萧丽华, 李白青莲意象考, 「李白与三峡国际学术研讨会」, Oct. 01-31, 1997, 重庆‧中国李白学会
1996 萧丽华, 宴坐寂不动,大千入毫发-唐人宴坐诗析论, 「第三届国际唐代文学研讨会」, Nov. 01-30, 1996, 台湾唐代学会
1996 萧丽华, 白居易诗中庄禅合论之底蕴, 唐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Sep. 01-30, 1996, 西安‧中国唐代学会
1996 萧丽华, 〈禅宗公案的创造性思维〉, 《第四届佛学与科学研讨会论文集》, Jul. 01-31, 1996, 圆觉文教基金会
1995 萧丽华, 从禅悟的角度看王维自然诗中空寂的美感经验, 「第五届文学与美学研讨会」, May. 01-31, 1995, 淡江大学
1994 萧丽华, 〈阿含经中的行政伦理观〉, 「第三届佛学与科学研讨会」, Aug. 01-31, 1994, 圆觉文教基金会
1993 萧丽华, 〈校园伦理与宗教教育的关系〉, 「高等教育新趋势研讨会」, May. 01-31, 1993, 元智大学
年度 书名
2021 萧丽华, 胡素华, 吴静宜, 梁丽玲, 《中国佛教文学史》上册, 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978-957-4576050, 2021/11
2021 杨朝祥, 萧丽华, 张玮仪, 高伟智, 兰阳饮食文学食单, 佛光大学人文学院, 978-986-9662963, 2021/04
2020 萧丽华, 谢大宁, 胡素华, 郭俊郁, 佛光中文吟社诗草, 我己文创, 978-986-9757652, 2020/05
2019 萧丽华, 穿越时空 法宝再现──佛经写本与刻本特展, 财团法人人间文教基金会, 978-986-9768641, 2019/08
2019 萧丽华, 佛光,文学之道, 我己文创, 978-986-9757614, 2019/07
2018 萧丽华, 多元宗教背景下的中国文学, 中西书局, 2018/12
2018 萧丽华, 多元宗教背景下的中国文学, 中西书局, 2018/12
2018 萧丽华, 复旦中文学术前沿工作坊系列-多元宗教背景下的中国文学, 中西书局, 978-754-7515143, 2018/12
2015 萧丽华, 〈南丁、黎、李三朝诗僧与唐宋诗僧「文学自觉」之比较〉,收入锺彩钧主编《东亚视域中的越南》, 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学与哲学研究所, 2015/12
2015 萧丽华, 中外宗教与文学里的他界书写论文集, 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 978-986-0471908, 2015/12
2015 萧丽华, 〈唐代观音文学的他界书写〉,收入李奭学、黎子鹏主编《中外宗教与文学里的他界书写论文集》, 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联合出版, 2015/06
2015 萧丽华, 〈唐代观音文学的他界书写〉,收入李奭学、黎子鹏主编《中外宗教与文学里的他界书写论文集》, 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联合出版, 2015/06
2014 萧丽华, 〈从〈文选序〉:「事出于沈思,义归乎翰藻」论李白〈拟恨赋〉的拟作艺术〉,《《文选》与中国文学传统》, 北京:中华书局, 2014/08
2014 萧丽华, 〈唐代渔父词与日本《经国集》十三首〈渔歌〉之比较〉,《林文月教授学术成就与薪传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台北:台大中文系, 2014/04
2014 萧丽华, 《东亚汉诗与佛教文化之传播》, 新文丰出版社, 2014/03
2013 萧丽华, 《从王维到苏轼──诗歌与禅学交会的黄金时代》,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13/03
2012 萧丽华, 〈越南儒学名臣黎贵惇的诗学观〉,收入锺彩钧主编《黎贵惇的学术与思想》, 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学与哲学研究所, 2012/12
2012 萧丽华, 《「文字禅」诗学发展的轨迹》, 新文丰出版社, 2012/03
2011 萧丽华, 〈禅宗公案中的人文精神〉,收入林鸿信主编《跨文化视野中的人文精神──儒、佛、耶、犹的观点与对话刍议》, 台北:台大出版中心, 2011/10
2011 萧丽华, 〈《中国佛教文学史》建构方法刍议〉,收入台大中文系「文学典范的建立与转化研究计画」主编《文学典范的建立与转化研究论文集》, 台北:台湾学生书局, 2011/03
2009 萧丽华, 〈经典的「召唤性结构」及其通识教育功能〉,收入王立文主编《全球在地文化与经典教育》, 台北:秀威资讯科技, 2009/07
2009 萧丽华, 〈李白拟古诗的诗学意义〉,世新大学主编《从风骚到戏曲──第一届海峡两岸韵文学学术研讨会》, 世新大学, 2009/05
2009 萧丽华, 《元诗之社会性与艺术性研究》, 花木兰出版社, 2009/03
2008 萧丽华, 〈试论皎然饮茶诗在茶禅发展史上的地位〉,收入孙昌武、陈洪主编《宗教思想史论集》,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8/08
2008 萧丽华, 《论杜诗沈郁顿挫之风格》, 花木兰出版社, 2008/03
2007 萧丽华, 〈苏轼诗中的华严世界〉,收入黄俊吉主编、国科会人文及社会科学发展处发行《台湾学术新视野》中国文学之部(一), 五南出版社, 2007/06
2007 萧丽华, 〈从庄禅合流的角度看东坡诗的舟船意象〉,收入张高评主编《宋代文学之会通与流变》, 新文丰出版社, 2007/03
2006 萧丽华, 〈东坡诗中的佛经意象〉,收入方立天、学愚主编《佛教传统与当代文化》, 北京中华书局出版, 2006/12
2002 萧丽华, 〈神话图腾与文学意象—以李杜神鸟诗为例〉,收入《传统中华文化与现代价值的激荡与调融》, 喜玛拉雅出版社, 2002/09
2001 萧丽华, 〈天人合一:兴诗中的「道」〉,收入《经典诠释传统》(三)「文学与道家经典」, 喜玛拉雅出版社, 2001/02
1998 萧丽华, 〈禅与存有-王维辋川诗析论〉,收入《佛学与文学》, 法鼓文化出版社, 1998/12
1998 萧丽华, 〈禅宗公案的创造性思维〉,收入《佛学与科学论文集》, 佛光出版社, 1998/10
1997 萧丽华, 《唐代诗歌与禅学》, 东大图书公司, 1997/03
1996 萧丽华, 〈从禅悟的角度看王维自然诗中空寂的美感经验〉, 《淡江大学第五届文学与美学研讨会论文集》, 1996/03
1991 萧丽华, 《王维:道心禅悦一诗佛》, 幼狮文化出版社, 1991/03
1990 萧丽华, 《心灵的翅膀:创造思考性写作锻鍊法》, 正中书局, 1990/03
1988 萧丽华, 《杜甫:古今诗史第一人》, 幼狮文化出版社, 1988/03
国家 学校名称 系所 学位 期间
国立台湾大学 中文系 博士 博士 1986.09 ~ 1992.06
国利台湾师范大学 国文系 硕士 硕士 1983.09 ~ 1986.06
国立高雄师范大学 国文系 学士 学士 1976.09 ~ 1980.06
经历类别 服务机关名称 职务 期间
专任 中国文学与应用学系 教授 2020.08 ~ 2022.07
专任 中国文学与应用学系 教授 2018.08 ~ 2020.07
专任 人文学院 院长 2017.08 ~ 2023.07
专任 中国文学与应用学系 系主任 2015.02 ~ 2017.07
专任 中国文学与应用学系 教授 2014.08 ~ 2015.07
台湾大学 教授 1998.08 ~ 2014.07
台湾大学 副教授 1993.08 ~ 1998.07
元智大学 副教授 1992.08 ~ 1993.07
元智大学 副教授 1989.08 ~ 1992.07
新庄国中 教师 1980.08 ~ 198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