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人次: 5810

成立缘起

 

  佛学研究在欧美与日本的大学中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但反观国内却仍只有少数佛学院或宗教系所的学者,致力于佛教思想与经典的研究。而衡诸台湾的佛教研究,虽已涉及了教史、哲学、因明、悉昙、与文献等各领域,却始终有一块未受到相应的重视与讨论,即:佛教文学和佛教文学史的研究。检视中国佛教文学研究,一直不是佛教研究或中国文学研究中的主流。在佛教研究中,教理、教制、教史、教团研究才是主流;在中国文学的园地中,非关佛教的各类文体、文论、文人的研究已是花团锦簇令人目不暇给了。且中国文学在内容及技巧、意境各方面是受儒、释、道三家影响,非独佛教而已。因此在研究过程中能略略关照到佛教影响部分者较多,全面关注的论文相对上毕竟仍佔少数。

从文学的立场而言,中国文学以时代为背景,即有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元杂剧、明清小说、韵联、戏曲等演变模式,这些文学作品集所有文章、辞、赋、歌、诗的传统内容与意境,大抵不出儒、释、道的义理。尤其在魏晋到隋唐之间,佛教学术思想输入之后,引起翻译经典事业的盛行,更是别帜一格的中国佛教文学。但因后世一般文人对佛学义理与典故的陌生,遂逐渐湮没于中国文学之浩海之中。

检视中国佛教文学研究,前辈学者已做了筚路篮缕的工作。如胡适、陈寅恪、梁启超、郑振铎、钱锺书、季羨林、金克木、向达、柳存仁、季羨林、饶宗颐、周绍良等,都在这块园地上作过辛勤耕耘。他们研究的课题,包括声律论与佛经转读的关系:佛经故事对南北朝小说的影响、敦煌变文中的佛教影响、佛经翻译文体对古代诗文的影响,当然也涉及到了中印两国文学的比较研究。以上这些课题都是属于开创性研究,各位前辈学者,成果斐然,然多是以单篇论文论某一课题,没有在某一课题上以专书的形式来发表,属于点、线的研究。

有鑑于此,本中心的成立,希望能结合「点」与「线」的研究,将其拓展为对佛教文学「面」的探讨,才能对佛教文学研究有更深入且完整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