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次:
4650
成立緣起
蔣渭水,宜蘭人,日治臺灣民主運動的先行者,另有「臺灣的孫中山」之美譽。蔣渭水雖以行醫為主,但卻熱愛臺灣、關心臺灣民主運動的發展。故除參與「臺灣文化協會」外,亦加入「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發表文章〈臨床講義〉針砭臺灣弊病、發行《臺灣民報》以做為啓蒙臺人之用,成立臺灣民眾黨、臺灣工友總聯盟等政黨團體,活躍日治臺灣政壇。中間更因為「治警事件」而入獄,可見蔣渭水的一生,實為日治臺灣文化、政治史的寫照,故富有研究意義。
本校創辦人星雲大師因對宜蘭有深厚的情感,故將本校設立於宜蘭,往來交通,則多仰賴以紀念先生為主的「蔣渭水高速公路」,且本校所在地林美山不遠處的櫻花陵園正是蔣渭水先生長眠之處,此為本校既與蔣渭水先生共同俯看蘭陽平原下所建立起的緣份。且蔣渭水先生關懷本土卻又展望國際、引介世界新知以啓迪臺灣民眾的胸懷,亦和本校立足本土、放眼國際的立校精神不謀而合,故本校更應將蔣渭水先生的事蹟研究、史料蒐羅與整理視為重責大任。
基於上述各項緣由,與奉本校 楊朝祥校長的指示,本院擬與本院深耕計畫「以院為核心跨領域學程精進計畫:以蘭陽地區傑出人物為主軸的協同創意教學」相結合、籌設「蔣渭水研究中心」,與現今由蔣家後代所成立的「蔣渭水文化基金會」互相合作,達發揚先生精神與傳承臺灣文化的使命。
本中心成立目的有三,分述如下:
- 傳承蔣渭水先生精神:
蔣渭水先生不畏殖民政府的打壓、致力追求臺灣民主運動的發展與針砭臺灣社會弊病,此堅毅不撓的精神,與開明的思想理念,正是當今學子足以效法的對象,本校為教育單位,本中心的設立,有以先生精神為學子楷模的目的。
- 發揚臺灣本土文化:
先生畢生以啓蒙臺人智識、維護臺人尊嚴為目的。本校一向以「立足本地、展望東亞」為發展目標,故以先生精神為例,加強本校教學與研究對臺灣本土的關懷。
- 深耕宜蘭文教:
蔣渭水先生為宜蘭好山、好水之下所培養出來的臺灣先賢,故傳承先生精神與理念,實為本校回饋所在地宜蘭最好的方式。故振興宜蘭文教,一是本校向來的教育使命,二來為繼承先生遺志,盼能造福宜蘭民眾與學子,在本校帶動下能振興宜蘭文教。
綜合以上三目的,希冀能透過本中心的創建,發揮蔣渭水先生關懷臺灣未來、心繫故鄉宜蘭的精神,以實踐本校作為蘭陽地區唯一以人文社會精神立校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