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人次:
3683
中心业务与未来展望
- 中心业务规画
本中心的成立,若能达成上述目的,实为造福乡梓、落实本校办学精神与传承先生精神的美事,本中心组织与业务规画初拟如下,俟文教基金会与本校行政主管机关同意后落实:
- 本中心规画默认主任一名、研究员若干名以及行政祕书一名,中心例行性业务如对蒋渭水先生文献资料的蒐罗、整理与诠释、讲座的安排与读书会的规画和执行,以深化全校师生在台湾研究上的潜力。
- 本中心成立后,预计向文化部争取「台湾文化协会创会一百周年纪念」相关活动的执行与推广,以表扬蒋渭水身为协会创办人之一的贡献,与拓展台湾民主运动的价值。本中心可进行活动例如「台湾文化协会创会一百周年征文比赛」、微电影纪录片的剪接与拍摄、口述历史访谈与制作等,详细内容俟本中心成立后即进行细部规画。
与蒋渭水文教基金会执行长蒋朝根先生会谈后,双方得以在教学上展开合作。以人文学院的跨领域课程为例,过去一年是以吴沙研究为中心开展的课程设计,深获学生好评。做为兰阳知名人士的蒋渭水,亦足以融入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活动中,以拓展学生除了吴沙外,了解宜兰亦有如蒋渭水等值得探究的人物。本院跨领域课程可与文教基金会合作的课程活动例如,配合文教基金会长期推广的艺术展览、大稻埕文化导览、社区总体营造与古蹟介绍与保护等与课程相结合,并针对人文学院中文系、历史系、外文系与宗教所的特长,进行过去与未来、兰阳与台北的跨领域、跨学科对话,以厚植本校做为教学型大学的特点,并由课程中持续推展本校以人文社会为核心的立校精神。
- 中心成立效益
- 集结台湾各地对蒋渭水及其同时代先贤研究相关议题的有兴趣的师生,以具体研究成果展现台湾文化的研究价值。
- 以与「蒋渭水文化基金会」的合作为基础,讲座与研讨会的举办,将以多元角度及更为开阔的胸襟,建立良好的合作范例,并达成深耕宜兰的目标。
- 中心未来展望及工作期程
1、106学年度:配合人文学院跨领域学程,本中心成立。
2、107学年度:与蒋渭水文教基金会合作,展开教学与蒋渭水先生相关研究与文教计画的推广。
3、108学年度:配合文化部「台湾文化协会成立一百周年」计画,申请标案并举办相关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