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山下 佛光大學轉動《中國佛教文學史》法輪

  • 2018-10-29
富士山下 佛光大學轉動《中國佛教文學史》法輪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81026 15:00:19)佛光大學人文學院於日前於佛光山本栖寺召開「中國佛教文學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得到日本佛光山總住持滿潤法師與本栖寺住持如愷法師的全力護持、佛光大學人文學院院長蕭麗華教授的全盤擘畫、與胡素華女士的全程協助下,順利地在「雲間東嶺千重出,樹裡南湖一片明」的招提妙境──位於日本富士山旁的「本栖寺」順利召開。

本次會議由佛光大學人文學院佛教文學研究中心與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合作,邀請臺灣、大陸、美國、馬來西亞、與日本共20餘位學者,領域橫跨「佛教文學」、「佛學教育」、「佛教文獻」、「佛教考古」、以及佛光山星雲大師最重要的弘法理念--「人間佛教」等方面之重要的權威與新秀學者齊聚一堂共襄盛舉。

大會邀請到美國威廉史密斯學院亞洲語言文化系黃啟江教授發表主題演講:〈「杳杳寒山道」—英語世界「寒山詩研究」六十年的歷史回顧〉。黃教授提出一個有趣的現象,為何寒山詩無論在藝術性與影響性,在中國傳統詩學史上並不顯著,卻是海外流傳最廣、譯本最多的中國古典詩人?寒山子對外國讀者的吸引力,即在於其作品白話易懂的風格,而這個特點正是與佛光山星雲大師所強調「人間佛教」的理念相合。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也應邀來到本栖寺發表專題演講:〈從《星雲大師全集》談人間佛教的精神〉。法師指出,星雲大師至今在總計365冊的著作中,一以貫之的弘法立場就是「不離人間,我在眾中」。因此文學創作對星雲大師而言,本是佛經之外很重要的弘法之門。尤其星雲大師長期以來即主張化艱深佛理為明白易懂之文字於眾生中,自己也頻繁地用文學創作的方式來進行說法演示,大師文學創作的一生就是文字弘法的一生,大師自己說他的一生是「文心雕佛」。因此佛光山非常重視文學創作傳統,對於佛光大學人文學院佛教文學研究中心的《中國佛教文學史》編撰計畫也樂觀其成,並歡迎年底再到佛光山召開開題會議。

佛光山日本總住持滿潤法師,以本栖寺的開山因緣,講述佛光山在世界各國持續不斷成立道場的原因,就是對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念的實踐。因此,對於此次的《中國佛教文學史》書寫計畫表示相當肯定,希望可以藉由這個跨國跨校與跨領域的龐大計畫,重新翻轉佛教對中國文學史長期所被忽略的影響。

一行人於季秋「松月生夜涼,風泉滿清聽」之際抵達富士山旁、本栖湖畔的本栖寺,於「懸燈千嶂夕,卷幔五湖秋」的雲水妙境間,針對「佛教文學的範疇與文類」、「人間佛教的文學實踐」、「佛教文學中的高僧形象」、「中國佛教文學文獻學」、「佛教文學與生命關懷」等主題,學者們於各領域中皆提供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助早日合作撰成《中國佛教文學史》。而蕭麗華院長更希望能藉此善緣,培養出更多佛學研究的優秀青年學者,期能為佛光山「人間佛教」的弘法理念永續發展略盡棉薄之力。

會議在「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的美景陪伴下順利完成,與會學者皆提出專精而又創新的觀點,大家也都有要完成此一弘大工程的共識,不論翻轉傳統中國文學史忽略佛教觀點之挑戰有多艱難,也對推廣中國佛教文學於普羅大眾的理想堅持不變,也期望能重現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弘法理念在中國文學史中的法脈統續。

與會的黃啟江教授也為大會留下風雅詩紀。黃啟江教授雅玉如下

〈十月二十一日富士山巡禮口占四句〉
聖山富士突現前,四面八方近處觀。
若非本栖雲水會,焉得佛光殊勝緣。

〈與妙凡法師寒夜閒步本栖寺前〉
本栖寺前夜明燈,與師深秋月下行。
不傳妙法三千義,但授凡塵一麵羹。
禪心秋月諸行裏,佛性我身頓悟中。
此去千里寒山外,共君同勘入世情。

This is an image

This is an image

This is an image

This is an image

This is an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