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次: 5140

中心業務與未來展望

中心業務

        本中心初期計畫擬以三年的時間圍成《中國佛教文學史》的建構,預計以「文人創作」、「僧人創作」、與「佛經文學」三大範疇互相交涉與討論,另外也增加民間佛教傳播時產生的許多無作者的寶貴文憲,如「敦煌寶卷」、「民間俗曲與講唱文學」等。現階段正結合中國文學各文體領域中對佛教議題學有專精的學者群,集思廣益,透過「中國佛教文學史工作坊」的舉辦,合力完成一部完整的《中國佛教文學史》。
        因此本中心的業務,主要以時間軸線縱貫性地自兩漢至清末為止,文獻資料的橫向範疇則包含經藏系統,文人別集、各類文學總集與僧集,甚至如敦煌考古資料、域外漢學與翻譯等資料,全面地彙集與研討。因此整體工作其實相當複雜棘手,但也唯有徹底檢視各種資料,才能呈現出完整地中國佛教文學史總貌。
        本中心預計第一年與第二年以舉辦工作坊和研討會的方式,邀集全國多位在中國佛教文學各領域研究卓然有成的學者,如佛光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長蕭麗華教授、中央研究院廖肇亨教授、中華佛學研究所所長果鏡法師,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林仁昱教授、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蔡榮婷教授、國立師範大學國文系黃敬家教授、銘傳大學應用中文系梁麗玲教授、中華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蘇美文教授、亞東技術學院通識中心林智莉教授等人,以每月一次的工作坊集會方式,各就其學術專長提出一份與中國佛教文學史相關的論文報告,作為全書的章節綱領。故第一年將集中於對現有中國佛教文學材料的選取、輯佚、辨偽等文獻學、目錄學的基本現況加以說明與研究時所面臨的困難,藉由工作坊研討會的方式,廣納博彩各成員的意見,期能提出解決辦法或補充資料。
        第二年則仍維持每月一次的聚會,並加開海外研討會,以增強國際視野。然此時已必須提出未來於中國佛教文學史專注中所負責之範疇中的核心論文,做為未來全書各章節之初稿。除此之外,尚可邀請國外學者進行學術交流,應可對中國佛教文學史的罕見資料提供意見,或提供新視角有利於補全中國佛教文學史之內容。
        第三年將著手進行寫作,原則上每位學者依各自專長分配寫作章節,共同構築成書,預計在2020年底出版。
 
未來展望
 
  1. 成立中國佛教文學研究工作坊或學會
  2. 編撰《中國佛教文學史》專著一套
  3. 培育中國佛教文學專題研究之博碩士生